閣樓式貨架是一種利用垂直空間的倉儲設備,通過搭建多層平臺結構,將倉庫高度分割為2-3層,顯著提升存儲面積。以下從設計特點、操作規(guī)范及注意事項三方面進行說明:
一、結構設計與特點
閣樓式貨架采用鋼制框架為主體,層板可選用防滑鋼板或高強度木板,單層承重達300-1000kg。立柱間距通常為1.5-2.5米,層據貨物尺寸靈活調整(建議不低于2米)。標配安全護欄(高度≥1.1米)、樓梯(傾斜角≤38°)和貨物提升口,部分配置滑梯或升降平臺輔助作業(yè)。
二、標準操作流程
1.貨物預處理:按品類、周轉率分區(qū)編碼,重型物品置于底層
2.存儲作業(yè):使用液壓搬運車將托盤送至層,人工揀選時遵循"先出"原則
3.設備操作:電動堆高機需持證上崗,升降速度控制在0.2m/s以內
4.動線管理:設置單向通道(寬度≥1.8米),上下層作業(yè)區(qū)物理隔離
三、安全管控要點
1.荷載管理:嚴禁超載,每層需設置醒目標識牌(如MAX500kg)
2.日常檢查:每周檢查連接螺栓緊固度,每月檢測立柱垂直度(偏差<2‰)
3.環(huán)境控制:保持濕度≤70%,定期清理地面積水油污
4.應急措施:配置樓層間消防通道,每層配備2具以上干粉滅火器
閣樓式貨架特別適合汽配、電子元器件等中小件貨物的存儲,通過合理規(guī)劃可使倉庫利用率提升60%-120%。實際應用中需注意:頂層建議保留0.5米照明維護空間,電氣線路應做穿管保護,每年需進行結構安全檢測。








中型貨架選型需綜合考慮存儲需求、空間布局、承重能力及使用場景,以下為關鍵選型要點:
###一、明確使用場景與需求
中型貨架適用于倉庫、商超、工廠車間等場景,需明確存儲物品類型(如箱裝貨物、工具、文件等)。工業(yè)場景優(yōu)先鋼制貨架,零售場景可考慮鋼木結合款式。測量存儲區(qū)域尺寸,預留至少80cm通道空間。
###二、參數(shù)選擇
1.**承重能力**:單層承重200-800kg,建議按實際載荷上浮30%選型。汽車配件存儲建議500kg/層,文檔存儲可選200kg/層。
2.**尺寸規(guī)格**:標準尺寸為L2000×W600×H2000mm,層高可調范圍50-100mm。特殊場景可選定制尺寸,但成本增加25%-40%。
3.**材質選擇**:冷軋鋼立柱厚度≥1.2mm,橫梁壁厚≥0.8mm。潮濕環(huán)境選SPCC鋼材+環(huán)氧噴塑,防銹能力提升60%。
###三、結構優(yōu)化設計
優(yōu)先選擇卡扣式可調層板結構,調節(jié)便利性提升50%。高層貨架(≥2.5m)需配置交叉加強筋,穩(wěn)定性提高35%。倉儲場景建議選擇背網式設計,防跌落。
###四、安全與擴展性
1.配置防撞護角,降低80%邊角損險
2.多發(fā)區(qū)選配地腳螺栓固定
3.模塊化設計貨架擴展成本降低30%
###五、經濟性評估
普通鋼制貨架單價300-800元/組,熱鍍鋅處理增加40%成本。建議對比3家以上供應商,關注質保期(建議≥5年)及安裝服務。
選型流程:需求分析→參數(shù)計算→3D布局模擬→供應商比選→安裝驗收。通過科學選型可使存儲效率提升50%以上,設備生命周期達8-12年。

閣樓式貨架選型要點解析
閣樓式貨架是一種通過垂直分層提升倉儲空間利用率的存儲系統(tǒng),適用于中小件貨物存儲。選型時需綜合考慮以下因素:
1.**承重需求分析**
根據貨物重量選擇結構類型:輕型(200-300kg/層)適合電子元件、日用品;中型(300-800kg/層)適用于五金工具、包裝材料;重型(1-3噸/層)需采用加強型立柱和橫梁,用于機械配件等重物。需預留20%承重余量確保安全。
2.**空間參數(shù)匹配**
層高設計應結合貨物高度+20cm操作空間,常規(guī)層高2.2-2.8m。立柱間距建議保持1.5-2m,通道寬度需滿足搬運設備轉彎半徑(手動叉車≥1m,電動設備≥1.8m)。異形空間需定制非標設計。
3.**材料與工藝選擇**
Q235冷軋鋼為通用材質,表面環(huán)氧樹脂噴涂可提升防銹能力。層板可選:
-鋼格柵(通風性好,適合不規(guī)則物品)
-花紋鋼板(防滑性強,適用高頻搬運)
-多層實木板(經濟型,需做防火處理)
4.**功能擴展設計**
預留10-15%的可調層板孔位,適應貨品規(guī)格變化。集成照明系統(tǒng)需采用防撞LED燈帶,電路走線應做套管保護。揀選區(qū)域可加裝RFID標簽定位系統(tǒng)提升效率。
5.**安全規(guī)范配置**
立柱需設置防撞護角(高度≥60cm),臨邊區(qū)域安裝可拆卸護欄(高度≥1.1m)。每平方米承載超過500kg時,應設置獨立支撐柱。消防通道寬度不得小于層區(qū)面積的15%。
建議選擇模塊化設計產品,便于后期擴展改造。實施前需進行地面承重檢測(≥3噸/m2),并保留10%的維修通道空間。安裝團隊應提供結構力學計算書,確保符合GB/T28576-2012標準。
